金掌柜-您的贴心管家

>> 返回新闻中心

银联副总裁柴洪峰:新形势下的银行卡产业战略发展方向分析
2014-07-08 14:26:24 来源:新浪财经
分享到:

       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以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金融IC卡为代表的银行卡支付创新步伐日渐加快。在新的形势下,对于银行卡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必须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分析。过往的成功经验,更值得认真分析和总结。

  一、跨越式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在近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银行卡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更多便利。中国银行卡产业直接超越发达国家的个人支票阶段,将支付进程由纸基货币带入到高效的电子货币阶段。以银行卡为核心的电子支付方式满足了人们生活中各方面多样化的消费和支付需求,提升了便利性和生活质量,既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又创造了更多的社会福利。

  其次,我国银行卡已形成广泛的用户基础,已成为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信用卡3.91 亿张,人均拥有银行卡3.11张、信用卡0.29张,用户基础较为夯实。2013年银行卡业务办理476亿笔、423万亿元,占非现金支付方式(主要包括银行卡、支票、汇票、本票及汇款等)的79%和26%,银行卡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非现金支付方式。

  而且,银行卡消费在社会零售领域的全面渗透,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银行卡渗透率每上升10%,GDP能直接提升0.5%。2013年我国银行卡渗透率达到47.45%,同比提高3.95个百分点。渗透率的稳步提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

  除了百姓受惠,银行卡产业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伴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银行卡为载体的银行卡网络和银行卡产业链。产业链已经覆盖传统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约70个环节。据估算,全国直接参与产业链中的机构从业人数约30万人,预计由银行卡产业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规模近1000万人。

  同时,随着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参与主体逐渐增多,除了卡片制造、设备制造、检测认证等企业之外,更多的企业开始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服务。

  应该说银行卡市场是个高度全球化的市场。我国银行卡产业国际化步伐不断迈进,各方大力拓展国际受理和发卡网络,现已延伸至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银行卡支付环境不断改善,全球联网商户超过1900万户、ATM终端超过160万台,基本覆盖了中国人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正逐步成为现实。

  同时,中国银行卡产业肩负着中国经济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确保国家支付安全的使命和职责,银行卡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跨国流动和国际化。

  二、创新和变革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支付的业务创新和技术变革推动着银行卡产业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产业各方主导下,从磁条卡向金融IC卡,从卡片支付到移动支付,银行卡支付服务朝着更为安全、更为便民的方向不断升级。

  从磁条卡到金融IC卡是银行卡领域技术升级重要里程碑之一。金融IC卡迁移是支付产业一个重要的趋势。金融IC卡能够存储加密数据,防止卡片数据被复制,较之传统的磁条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伴随着政策的推动和产业各方的合作,金融IC卡得到广泛认可和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有146家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累计发行银联金融IC卡5.93亿张。金融IC卡也得到更大范围的使用,2013年全面IC卡交易笔数、金额达到6.9亿笔、1.3万亿,同比分别增长8.4倍和 9.7倍,金融IC卡得到快速普及。

  金融IC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标准的制定与政策的推动。作为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家对IC卡普及推广有着长远的布局。

  金融IC卡创新应用的便利性也是其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中国银联充分借助芯片卡多用途的特性,推出了闪付业务。闪付采用了国际上主流、可靠的非接近场通信技术,即近距离信息交互的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等优势。目前,国内所有带有银联闪付标志的银联IC卡都可以实现无需插卡、输密码等环节的快速消费。

  从卡片支付到移动支付也是银行卡领域技术升级的重要里程碑。因金融IC卡具有小额非接快速支付功能,能够较好地整合到手机中,成为产业各方发展手机移动支付的基础。同时非接IC卡受理环境的改善使移动支付大规模发展的具备了受理基础。

  自2006年开始,中国银联、三大运营商、各大商业银行一直在研究基于IC芯片的移动支付技术,并先后多次合作试点推出了NFC-全手机、NFC-SD卡、NFC-SIM等多种模式的移动支付。

  2013年6月,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手机支付TSM(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正式上线,用户通过该平台,可在支持NFC(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的手机SIM卡上下载银行卡,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钱包”,实现电子现金充值、远程消费和商户现场小额快速交易。截至2013年底,已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17家商业银行接入该平台。

  三、传承历史,着眼未来

  经常有人问,银联是什么。通俗的讲,银联就是是让银行卡能够跨行、跨地区、跨国使用的银行卡清算组织,是我们国家拥有自主银行卡品牌的支付企业,也是推动银行卡支付便民的先行者。历数银联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银联始终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支付环境。

  在银联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产业中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情。

  一是立足产业枢纽,统一规则标准。银联成立之初,立足产业枢纽的定位,联合商业银行,建立并推广了一套统一的较为完善的自主标准体系,改变了银联成立以前国内各银行采用跨国公司标准或自定标准的状况,为联网通用奠定基础。

  二是践行“联网通用”,打造支付环境。银联成立前,我国采取各银行自行发卡、各自布放POS机具建设受理网络的分散发展模式,仅少量银行卡能够部分实现跨银行、跨地区使用。银联成立以后,联合商业银行,仅用一年多时间久实现了银行卡的全国联网通用。

  三是着眼产业布局,填补产业空白。在银联成立初期,银行卡产业链在受理网络建设、发卡服务等诸多环节缺少有力的支撑主体,中国银联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多次投资,填补了产业链条空白。在2002年银联成立了从事银行卡收单专业化服务的子公司--银联商务,极大地拓展了银行卡受理网络,商户发展从大城市小范围、个别重点商户转向了全国范围、全商户的拓展;在2003年银联成立了专业的金融数据处理子公司--银联数据,提供发卡系统外包、发卡系统集成等支撑服务,弥补了部分商业银行在发卡能力上的不足。

  四是培养用卡意识,创建国际品牌。银联成立后,便联合各商业银行,广泛开展用卡营销、持续培养用户使用习惯。2004年,银联着眼长远,提出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的战略,开始从专事联网通用向品牌创建和运营发展。经过产业各方努力、银行卡,银联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流银行卡品牌之一。

  五是拓展国际受理,推进全球发卡。2004年,银联启动了国际化进程,为境内持卡人提供便利的境外用卡需求,并在广泛拓展银联卡国际受理网络的同时,持续推动银联卡在国际上的发行,目前已在28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当地货币的银联卡,累计发卡量超过2500万张。2012年,中国银联成立专营国际业务的子公司银联国际,打造国际业务发展的新平台,推动着中国银行卡产业国际化进入到新的阶段。

  不可否认的是,银联在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2012年以来,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政策环境、监管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较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银联提出了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是银联为适应市场格局变化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开放”、“平台”的理念将进一步推动支付生态体系良性发展。银联将通过推出更多业务产品创新、汇集更多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支付工具,让持卡人享受更丰富的权益。
关于汇卡联系我们新闻中心安全中心合作伙伴丨    客服热线400-686-6006  
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2003-2019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20289 粤ICP备1109320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