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中心
移动互联网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
IDG李丰在参加主题“寻找下一个移动互联网爆发点”的小型沙龙时表示,他把大数据看做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爆发点,主要有2个原因:1、能卖钱的时候,大家对这件事能做多大有足够想象力;2、有了变现的模式之后,一定会产生交易和交换。
一、大数据为什么没有出现像美国那么大的投资泡沫
互联网本质上解决的是信息传输效率的问题,大数据是一种更高效的信息匹配方案,我们也希望这个事情在中国有比较大的爆发,但从中美来看,美国最大两个不同是:
1.在上一个年代中,美国企业级服务市场的教育比较成熟,美国存在的大数据公司都是通过为企业级服务变现为自己的盈利模式,但中国缺乏这个市场,所以缺乏盈利模式,这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区别;
2.数据最大的价值在于流动性本身,就是数据本身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流动性,才有可能有足够多的价值,换句话来讲,包括所有的巨头在内,没有人具备既有足够多的数据又具有足够高质量的数据又具有足够好的处理能力,所以必须通过流动才能够产生价值,数据的流动在中国又产生了问题,具体来说,第一是数据怎么定价,流动的交换必须是对等和公平的,但这个东西究竟值多少钱,第二没有解决的是这件事情的隐私性。
这就是中美的区别,中国没有出现我们想象中的巨大泡沫,因为中国的基础设施不好,缺乏变现模式。
像之前做电商一样,2009年前后在中国做电子商务要比同时期美国的泡沫要大很多倍,因为电商的基础设施不好,包括物流、平台,和线下品牌商的的准备等,所以需要一轮更大的的泡沫把两边的意识都打起来,才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到更大的量,本来我们以为数据上也会出现这么大的泡沫来完善基础设施的不足,所以要出现一轮更大的泡沫,才能把这个生态系统建好,这是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上看到的第一个问题,结果我们看到的现象确实出现了,就是最近的投资还比较热,但我们没想到这个泡沫是由金融产生的。
为什么把大数据看作下一个爆发点?
中国有另外一个比较蹊跷的事情,就是中国线下规模性的零售企业,这里指商业房地产类和零售企业,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对数据的意识和付费的意识都变得非常敏锐和超前。也就是说中国大数据的变现凑巧是因为金融和线下零售、商业房地产商受到了线上的冲击而产生对数据或者技术能力的典型付费需求。
为什么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我们把它看做下一个爆发点,原因很简单,在数据这个产业链条中,必须得有一个变现模式,才能去积累变现泡沫,具体而言原因有两个:
1.能卖出来钱的时候,大家对这件事能做多大才有足够多的想象力。
2.有了变现的模式之后,一定会产生交易和交换。数据价值怎么积累的,比如说我有点数据,你有点数据,如果在投资泡沫当中,一定会产生商业行为,我们的账面价值都会增加,一旦这个东西形成,就会促进我们刚才讲到的一个非常显性的环节,就是会促进这个数据的流动性和足够的交换。一旦它产生了流动性,它本身的价值才能爆发出来,所以刚才我们讲,因为凑巧,在中国非常特殊的原因,金融行业找到他们主动来做数据对接、数据测试,甚至还可以把银行的部分数据输出给你,这件事情非常典型。
因为中国这个特殊的国情,导致这两个行业模式先发,很快会促动数据的流动和泡沫,而这件事情会带动整个价值链的繁荣和发展,这是我们的预测,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向交易迁移
在移动互联网下一个爆发点想清楚之前,要像清楚下一个移动入口是什么样。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更多小而美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上更容易地被发现,这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创业更有价值。
我们从过去两年来看,尤其从最近上市的公司可以看出来,由于电子商务的触发,而使得整个网络由信息交换,转向了交易。你看互联网加移动互联网,在中国过去20年的发展中主要就广告和游戏两种收入模式,市场规模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你所能诞生的商业规模是有限的。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由广告转向交易了之后,显然把整个互联网的商业级别做到几十万亿的交易级别,就是有想象空间了。
我们看到过去一两年的时间,整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在向交易迁移,这就可以诞生更大的市场空间,这就使得很多垂直领域的公司也可以变得足够大。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1.世界上的商业模式的本质都是在买更多时间,就是要占据你更多的时间,从你自己的生活习惯来看,你能想到的问题就是你整天被智能设备占据的时间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高,因为时间分配最终决定了商业模式,这就意味着你需要把更多的事情搬到这个东西上去,所以你会把越来越多的交易和工作在放到这个东西上来解决;
2.我们其实没有猜到金融在整个互联网会热,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只和两件事情相关,一个是和货币或者支付相关的,一个是和信用和借贷相关的途径,所有的交易要发生,这两件事情是根本。而在做交易的时候,就需要基础设施。现在互联网金融会热,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这个时候整个行业需要金融作为基础服务来为这个行业的提供商们能够去从广告模式进入交易模式。
而这件事为什么和移动互联网有关,目前式并不能支撑这么多的创业者,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要面向C端来收费,这要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两年之内你要花的钱不会增加,但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要进入交易,会有越来越多的垂直应用会基于你的小额收费而诞生它的商业价值,就是单次花钱的额度对减小,而频次会增加。用户为什么会愿意花小钱,因为他能从中得到一些小实惠。这个现在看来可能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现在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我想讲的是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垂直领域收费的商业模式出现在移动互联网,这就给了很多小微支付的空间。
三、软硬结合有机会,但你会在哪个环节?
软硬件结合毫无疑问会有机会,但我们想所有带有信息特征的商业模式,最后的本质还是更高效的信息传输方案。
举旅游的例子来解释一下:刚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第一阶段的时候投的携程,通过电话解决了一个服务整合性需求,那个时候你很难在互联网定酒店定机票,携程包个壳做成了,接着就有大量的 OTA 进入,OTA 大量进入这个市场之后就像团购大量进入这个市场一样结果,机票和酒店的供给商们开始重视互联网,就开始做 IT 化,OTA 有些做的不好的人,就会帮助酒店做 IT 系统,后来这些做酒店 IT 系统的又有一些人把酒店这些 IT 系统分装成 GDS(全球预订系统),直接对接到 OTA 的订单上。
最早看起来,酒店和机票的 IT 化已经比较闭环。在这个闭环完成之后,就迎来了 OTA 的规模发展,然后来就发现流量入口又不够了,就投去哪儿、投马蜂窝。
现在软硬件结合的人都是在帮一些非常不 IT 化的行业做IT化, 这是我们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这里面当然有机会,我们对软硬结合尤其是在中国,是持相对保留态度,但也在积极寻找机会,因为IT化里也有机会, 谨慎投资的原因是除非你在某些垂直行业里面整合得足够好,否则很容易你成为这个行业里IT 化的基础服务提供商,或者叫管道,也能赚到钱,但赚得都是比较苦比较累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