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掌柜-您的贴心管家

>> 返回新闻中心

第三方支付创新 不能因噎废食
2013-11-20 17:37:38 来源:证券时报网
分享到:

        证券时报记者 蔡恺

  为了争夺支付市场这块“大蛋糕”,第三方支付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创新支付手段。但是,提高支付便捷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出现安全漏洞,导致发生用户账户被盗的零星事件。但笔者认为,不可因为存在风险便全盘否定第三方支付的创新,相反,作为消费者应该支持加大创新力度,从而倒逼传统金融转型,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选择。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某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用户账户被盗刷数万元,令第三方支付的资金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据了解,由于该名用户的身份证、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卡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通过伪造的用户身份证补办手机SIM(客户识别模块)卡,再注册一个第三方支付账号并关联用户银行卡,利用“快捷支付”方式转走用户资金。由于第三方支付开发的“快捷支付”功能不需要跳转到银行网银,令不法分子减少了输入银行卡密码、卡片有效期等环节,更提高了不法分子得逞的概率,也使得这种创新的安全性遭到一些质疑。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起资金被盗事件折射出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功能存在漏洞,对用户的资金安全造成威胁,但我们不妨从这起个案进行分析,看看是什么地方出了漏洞。

  据了解,用户要在“快捷支付”中关联一张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需要输入的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和校验码(由第三方支付系统发送至用户手机)等多项信息。而在上述案例中,不法分子虽然获得了前四项信息,但关键的校验码不能立即获得,而需要前往手机营业厅,提供假冒的身份证件重新补办SIM卡。漏洞恰恰就出现在补办SIM卡这个关键和必要的环节,而该环节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完全无法控制的。

  按照常理来说,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手机号同时被他人获知的几率本身不高。而且,不法分子就算费尽心机获得前述信息,还要折腾办一张假身份证,再冒着风险到手机营业厅补办SIM卡,这与钱包在大街上被偷而泄露个人身份和银行卡信息相比,前者发生的概率显然要低很多。而这种低概率,正是建立在第三方支付企业事前对整个支付流程的再三研究和反复测试基础上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存在漏洞,例如信用卡被复制后盗刷、网银信息被木马程序窃取。在个人隐私和信息容易被转售的现实中,资金被盗的风险令人防不胜防。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在用户资金被盗的后续,通常会有支付机构跟进了解情况,并在流程上作出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相信在前述第三方支付账号被盗案例发生后,相关企业会尽快想出解决方案,以减少出现事故的概率。

  支付是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到一个社会资金流转效率的关键环节。第三方支付发明快捷支付这种不需经过网银操作的支付方式,大大减少了支付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从而提高了消费者支付的频率,也促进了商家的销售,还起到了倒逼商业银行进行流程优化、业务创新的作用。显然,这种创新造就了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因此,不能因为零星的资金被盗事件,便质疑甚至否定第三方支付的创新成果,而应该继续支持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支付选择。同时,从用户方面来说,特别要做好个人金融信息的保密工作,在资金被盗后第一时间报案并向支付机构反馈。


关于汇卡联系我们新闻中心安全中心合作伙伴丨    客服热线400-686-6006  
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2003-2019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20289 粤ICP备1109320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