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中心
2016年的上半年就这么过去了,回溯移动支付产业上半年的时间,诸多大事件有兴奋,也有失落。本周也来回归一下上半年的移动支付大事记以及后续的影响。
Apple Pay入华
Apple Pay入华无疑是2016年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大事件。2月18日凌晨5点,诸多移动支付爱好者都熬夜坚守,一品Apple Pay的魅力。品牌效应的带动下,社交网络爆发了Apple Pay的追捧热潮。2天的开卡量就超过了300万张,这让所有NFC从业者都沉浸在一片兴奋当中,NFC的春天终于来了吗?
但是自从入华到现在,各方仍然在质疑Apple Pay的前景。四个多月的时间,Apple Pay改变了什么?首先,Apple Pay无法拯救NFC产业的固有问题。原有的产业问题仍然存在,平台的独一和统一性,让Apple Pay在兼容性方面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在安卓阵营,NFC支付的兼容性仍然是无解的问题,此外非接环境的不理想也限制了Apple Pay的后续发展。
其次,Apple Pay加速了NFC产业的融合速度。最直观的是,让犹豫的安卓阵容开始坚定,国内一线手机厂商都开始推出自己的NFC手机钱包,也正是手机厂商的需求牵引作用,让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在短期拥有了较好的生存环境。此外,Apple Pay也如一剂催化剂般,促使其他NFC支付在各类领域的成熟,如交通支付。
Apple Pay入华,让其日均交易笔数增长了150%,并且一半的交易发生在中国。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于Apple Pay的重要性。
费率新规
3月18日,发改委发布了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新规。借贷分离的时代来临,721分成模式彻底成为历史。
数据的直观层面来说,对于银联费率改革是有损银联收入的,起码新规刚出台的时候,业界普遍这么认为。但是小编现在冷静下来思考,结合现在线下收单的具体情况,其实也未必是对银联有害。二维码阵容,让许多小型商户,开始抛弃POS收款,转而使用手机上的APP进行。一个是不需要收取手续费,另一个节省了POS安装。对于小型商户来说,二维码阵容的收单优惠实在诱人。而且消费者的支付习惯逐渐偏向于二维码之后,POS的存在感会降低。如果银联POS仍然保持较高费率收款,那小型商户弃用的现象会增加。较少费率,或是拯救银联的线下收单。
此外,费率改革也使得各种偏向于灰色收入的支付角色更加迫切的谋求转型。目前,具有较强实力的第三方机构开始转型做金融,而较弱的角色,支付牌照需求会被大财团收购,或者落地服务商户。对于POS厂商来说,新规对智能POS会有较大利好,除了支付本身,提供更加完善的商户服务变的更加重要。
未来更深远的影响,还需要到新规发布之后才可以慢慢显露。留给收单机构的时间不多了。
清算开放
6月7日,央行正是发布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讨论多年的清算开放终于落地生效。从此,除了银联,国内将可能出现多家清算机构。Visa、万事达高层都宣称将积极申请清算牌照,在最近广发银行又与Visa直接接触,试图成立第二银联。
除了银行系,名至实归的线上银联——支付宝,从清算开放之后,一直没有表态。微信支付的财付通,从体量和产业深度来说,成为清算机构的可能性不大。而实力一直上升的支付清算协会,又可能通过成立“网联”,晋级成为清算组织。一时国内清算市场风起云涌。
但是回过头来,银联现有的体量,让其他卡组织短时间内,难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对于支付产业的其他企业来说,清算开放对现有业务的影响力有限。
网络支付限额
7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开始正式实施。支付账户分三类,最高20万余额的限额,满满是对第三方支付恶意。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年10万的余额付款已经足够,但是如果需要进行投资理财。即使是20万,也仍然无法满足需要。如果说费率的改革,让第三方支付要么上浮做金融,要么下潜做商户服务。那么余额限额,则是限定了第三方支付上浮做金融的尺度,难道暗喻第三方支付做商户服务?
另一方面,直接通过第三方账户转账是不计入余额限额当中的,难道第三方支付平台就甘愿做银行的通道?这不是逼着支付宝和微信等巨头,去做银行,去做卡组织吗?
2016年上半年已经过去,许多重大的事件深度并长远的影响着支付行业。希望2016年下半年,没有那么多政策发布,更多模式和技术创新。